全球速讯:从“理工男”到“女司机”,打破那些一直流传的刻板印象

2023-04-07 20:12:23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据西班牙《趣味》月刊2023年3月号发表文章称,“男生数学更好”“女人不会开车”“男人厨艺糟糕”……这一连串的性别偏见流传至今。近年来有多项研究显示,性别偏见存在于教育系统中,并导致学生对自身产生错误认知,甚至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业。此外,代际偏见扎根于我们的社会和就业市场,并促使人们基于错误的陈腐思想和未经证实的信息羞辱异己群体。虽说有平等政策和全球化,上述趋势此时此刻仍在延续。

关于数学的成见


(资料图)

在许多社会中,男女智力存在差异的观念一直流传。2021年,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等机构展开了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在30个城市和9个乡村的学校中选取了2137名6至12岁学童开展调查。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IEEE教育汇刊》上。

研究指出,在西班牙阿拉贡地区,在中学阶段选择学习数学的女生只有23.8%,男孩则高达40.3%。另外,只有54.9%的受访女生认为自己擅长数学,而男生的比例为71.5%。二者差异显著。专家指出,以上数据表明,近半数女生在青春期对理工学科的兴趣较低。

上述数据显示,性别差异在小学时期就开始产生。论文作者之一纳塔利娅·阿尤索说:“随着学生年岁日长,这一差异日益扩大。从8岁开始,女孩更喜欢语文,男孩更喜欢数学。女孩还对数学考试表现得更加焦虑。”但是,学生的这种看法与他们的考试成绩并不相符,因为男女生的成绩相当接近。

西班牙巴斯克大学数学系教授玛尔塔·马乔称,女孩对数学“缺乏信心”与这门学科“需要脑子灵光”的观念有关。她写道:“女性认为自己不擅长数学,这种观念使她们远离相关就业出路。这意味着薪酬鸿沟仍将扩大,毕竟她们不会去从事一种高度需要创造力的活动,也不会决定如何运用即将到来的技术。”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意味着这些领域流失了许多人才。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研究人员主张提高教师的认识,提高女孩对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她们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并强调它在当今社会的重要程度。此外,西班牙教育部在2021年的数学教学大纲(草案)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正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接受错误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并“从性别角度”加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例如,在课堂上举例说明“女性对数学的贡献”。

大脑中的“文化指纹”

关于为什么我们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演化适应理论:人类变得习惯于对“某人是否是异己分子”迅速做出判断,这是因为我们往往靠这种做法才能保全自身。我们还通过使用刻板印象和偏见来缩短思考时间,节省大脑能量,从而专注于最重要的任务。

因此,可以说偏见是我们不断演化的DNA的一部分,尽管随着文明发展,偏见本身也在重塑、调整和加强(或式微)。既然它们是后天习得的行为,那么与之“脱离”也是可以做到的,但这就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了。

供职于哈佛大学的人类行为专家马赫扎琳·巴纳吉指出:“隐性偏见源于文化。我认为这是我们头脑中的文化指纹。人类有能力学会如何将两个概念迅速关联起来。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我们能做的是自我教化。我们选择什么事物进行关联,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巴纳吉认为,克服偏见的教育是可行的,虽然不是一件易事。

她坚持认为,作为孩童教育与培养的首要实体,家庭和学校应当大力弘扬独立思考和行事,以免仅仅因为与自己不同就对异己者采取敌视或防备态度。

代际差异的迷思

接着是对其他世代的人的偏见。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博比·达菲在《世代迷思:为什么你出生的时代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一书中指出了我们对非同代人所持偏见的错误之处。他说,祖辈、父辈和孙辈的兴趣完全不同的说法就是一种偏见。

还一些观念流传很广,例如“婴儿潮一代”很容易就能成事,“千禧一代”(大致为“80后”“90后”)娇生惯养、自视甚高,或者“Z世代”(大致为1995到2009年出生的群体)性格软弱,患有彼得·潘综合征。但这些又是刻板印象。

达菲认为,人为构建的陈腐思想和冲突无助于个人成长,更无益于代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人们寻求简单化解释,而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就导致双方丢失了共同努力改善现有问题或应对未来挑战的机遇。

这位专家认为,重要的是看到每个人的个性,“而不是在年龄或代际偏见的滤镜下,妄下判断”。他也指出,尽管一个世代或许存在共性,但个体生命是独立的,更多的是例外情况。

重要的是要看得更远、不要落入俗套、摒弃陈腐思想,朝着一个更加美好、公正、平衡的世界前进。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北冰洋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