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微动态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言(10)理解《精神现象学》的意识形态含义

2023-03-18 13:50:14 哔哩哔哩

一方面,既然新世界的最初现象仅仅是一个披着简单性外衣的整体,或者说仅仅是整体的一个普遍根据,那么反过来在另一方面,那些保存于意识的记忆之内的丰富多姿的实存仍然是一种当前存在着的东西。意识在新出现的形态身上看不到内容的展开和细分,更看不到形式的塑造过程,因为只有伴随着形式的塑造过程,各个差别才可以被确切地规定下来,并被安置到它们的稳固关系里面。如果没有这个塑造过程,科学就会缺乏一种普遍的可理解性,而且给人一种假象,仿佛它是少数人的私传秘学。——之所以说是"私传秘学",因为科学目前仅仅潜伏在它的概念之内,换言之,现有的东西仅仅是科学的内核;而之所以说是“少数人”,因为科学之尚未展开的现象使得科学的实存是一个个别事物。只有那些得到充分规定的东西,才是公开显白的和可理解的,才能够被学习,并且成为全人类的财富。科学的可理解的形式是一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为每一个人平等制定的走向科学之路,而意识在走向科学时提出了一个正当的要求,即科学应该通过知性过渡到一种理性知识。因为,知性是一种思维,是一般意义上的纯粹自我,而可理解的东西或知性的东西是一种已知的常识,是科学与一种非科学意识的共有物,正因如此,那种非科学意识才能够直接进入到科学之内。

我们可以看黑这里说“保存于意识的记忆之内的丰富多姿的定在仍然是一种当下存在的东西”,而前面又讲的是“新世纪的最初现象是披着简单性外衣的整体,或者说只是整体的普遍根据”。那我来给大家翻译一下这一句看起来很费解的话。

它前半句说的这样一个普遍根据,其实就是对世界一种新的理解的这样一个新概念,一种新的理解它的可能性已经有了,所以说它是整体的根据,这样一个根据要实施出来发展出来,才能建立成一个整体,所以它最开始仅仅作为一个单纯的思想可能性,它还是简单的、直接的、单一的。


(资料图)

而后半句就是另一方面,他讲意识的记忆,说的实际上是我们现在虽然已经达到了前面讲的这样一个新的思想,也就是科学的概念的可能性已经达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本身从意识的观点,也就是从一种自然态度非思辨的观点来看的话,我们对之前的整个历史之前的思想规定也是无所把握的。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科学的可能性它现在暂时还是空洞的,因为它才出现,但是它恰恰也和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我们对之前的思想记忆是有关的,所以这样一个空洞可能的概念,它是有材料的。

它潜在的材料是什么?它潜在的内容其实就是曾在的具体规定,即具体的思想规定,这也就是为什么黑的哲学永远是和哲学史联系在一起的,他要展开他的一种哲学的积极的可能性,其实也就是要去回溯性的以一种思辨的方式重新理解——真正哲学的方式是内在的处理以前人们所没理解的一些内容。

那我们看,其实这里意识的观点讲的就是,有限的非思辨的观点或自然态度的观点一时在新出现的形态上是看不到内容的展开和划分,也看不到形式塑造过程的。所以意识它永远看到的是一个现成出现的产物,哪怕是一种新科学的可能性也会在意识上被曲解为一种,比如说被浪漫派看来就是一种现成的产物或者一种有限的形态。

我们这样来理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意识形态,我们也可以说就是每一个意识形态其实都是同一个科学的可能性所生产出来所展开出来的,但是意识本身他没有看到展开过程,他没有看到这样的塑造过程。

他也就没有被教化,他实际上只知道自己是现成在这里的他真正重要的形成这些意识形态的每一个方面它是没有被看到的,或者我们可以说他看到产物没看到活动,所以他也没有理解自己作为产物的状态,他就没有进行到一种自我把握。

那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实际上就就是要实施这样一个塑造过程,它其实也就是哲学的展示出来各种各样非科学的就是没有理解到科学的可能性的立场,是本身是如何建立在科学的可能性上的,是如何通过科学的可能性才能作为一个产物被实现出来的。

所以你把每一个通过科学的可能性实施出来的产物内在的展开出来的时候,你其实也就把构成这些产物的科学本身把握到了,就真正把科学的可能性也作为一个现实的东西给展示了出来。那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仅仅是整体普遍根据的东西,它最后展开成了一个整体;同时因为它展开过程是包含着形式的塑造,是包含着各种有规定的环节的,这样一来就有了可理解性,而且是可以被每一个人理解的。

这也就是黑格尔他在最激进的层面上继承了一种启蒙主义,但他要的启蒙不是一种平均主义,而是一种每个人都有机会去理解真理、去理解真相。那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可理解性其实就是知性的一个变种,所以下面黑就提到了

科学的可理解的形式是一条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为每一个人平等制定的走向科学之路,而意识在走向科学时提出了一个正当的要求,即科学应该通过知性过渡到一种理性知识。

就是通过知性过渡到一种理性知识,也就是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一种抽象普遍的反思的态度可以过渡到一种能够把握到整体、构造出整体、并进入到整体当中的知识,这样的过渡在论《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里,也是提到过的。

在那一篇文章里,黑格尔一开始就强调了,如果要真正的建立哲学的话,就必须要从知性的反思过渡到理性的反思达到一种理性的知识,整体这样才能把哲学给建立起来。所以,黑格尔在这一点上他态度是一直没有变化的,但变化的是一种方法(虽然我们也可以说,一旦方法变化了,他对事情的理解就完全转变了,因为方法和事情就是一回事。)所以它后面的进一步解释就是知性它也是一种思维了(浪漫派他其实也是一种知性思维);或者说任何一个把自己当成现成在那里的意识形态,没有看到整个塑造活动,没有把这样的塑造过程当成一个形式性整体把握的意识形态,它都是有限意识非科学的,但是它同样也已经是科学的——因为它已经内在有了科学的要素,那也就是我上面说的一种科学本身的可能性它已经有了。这也就意味着,科学也好,非科学意识也好,他们本身其实是共有的就是一种可理解性。

所以我们恰恰是研究可理解性的本身展开,这可以将非科学意识带上科学意识。一旦我们讲到可理解性的话,我们自然就会涉及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北冰洋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